海灵格《醒来》:生命是一趟从沉睡到醒来的旅程
阅读是人生的武器,它消灭无知、贫穷和绝望💙
图片
🐳时间看得见💙日更第82/365图片
海灵格:(Bert Hellinger),于1925年12月16日诞生于德国巴登莱门。这位德国心理治疗大师经过40年的研究和发展使得家庭系统排列(Family Constellation)这门学问风靡全球。全球著名的身心灵大师,被誉为“西方的老子”。他曾经说过一句话:“结束的地方,即是开始。”
分享海灵格的《醒来》:
人生是无常的醒来,生命是一趟从沉睡到醒来的旅程💙
《醒来》
◈ | 海灵格
图片
图片
图片
世界是全息的,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局限的,活在自己的认知里,活在自己的世界里。直到有一天可能醒来,也可能在醒来的路上,也可能醒不来……01
怎样才是已经醒来的生命状态呢?
张至顺道长有几首诗,细细品味,必有所悟:
1
无根树,花正幽,贪恋红尘不肯休。
浮生事,苦海舟,飘来荡去不自由。
2
红尘白浪两茫茫,忍辱柔和是妙方。
到处随缘延岁月,终身安分度时光。
3
荣华终是三更梦,富贵还同九月霜。
老病死生谁替得,酸甜苦辣自承当。
杨绛先生也有一席话相得映彰:
“生活并非都是繁花锦簇,所有的好不过是来自心底的知足、眼里的热爱以及对于万千世界删繁就简的态度,以独处相安,与万事言和,这烟火人间,事事值得,事事也遗憾。
时间终会教会我们,万事藏于心而不表于情,有风听风,下雨看雨,生活并没有深意,幸福和遗憾都藏在日常里。”
我想大概就是:无执、随缘、知足、简单、慎独、热爱、体验。
02
沉睡的人很难叫醒,一次次的呼喊听不见;一次次的心碎看不见;一次次的失望感受不到。
一个孩子希望父母醒来,看见自己、求关注,那么就会用越来越升级的行为来唤起父母的注意,比如小声哭泣、大声哭喊、毁坏东西、自我伤害、放弃学业前途健康、抑郁躺平......背后的终极需求和目的,只是为了得到爱,只是为了被允许做自己。
一个人希望伴侣醒来,看见情绪背后的需求,同样会用越来越升级的行为唤起注意,从一开始争吵、冷战、隔离、分裂对抗、分道扬镳,背后终极的目的,只是为了达成共识,拧成一股绳,力往一处使。
身体希望一个人醒来,也会发出各种信号,如失眠、情绪低落、胃痛、发烧…都是身体无声的呐喊和警报,告诉你停下来,修正错误的行为。
类似的故事,正在许许多多的家庭里上演着,一边是痛苦挣扎哀嚎,另一边是麻木不仁的忙茫盲,眼睁睁看着一场惨烈的悲剧上演,无知无觉,还在继续用自己的执念控制、改造、评判、角力。
据《2020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蓝皮书》统计:24.6%青少年抑郁,重度7.4%。
健康的孩子由于压抑、创伤不断叠加,终致罹患心理疾病,病情逐渐加重,甚至失去生命的过程,正是《醒来》这首诗里所描述的生命不断被唤醒的过程“爱——痛苦——失去——更大的失去——生命。”
03
正在醒来的人生,会视其为人生课题、为转机,会正视当下的生命状态。会让自己放慢急匆匆的脚步,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,放下了执念,放下了追逐功名利禄的脚步。
学会臣服接纳开始转弯 。爱、尊重、疗愈、成长自己,重新规划自己的余生,活出了人生新面貌。
有一本书《热锅上的家庭》,用很多动人的故事,展示了生命被互相逐步唤醒的过程。
我们不妨扪心自问,我醒来了吗?我希望以什么方式被唤醒?
愿你醒来遇见自己!愿你得祝福!愿你得自由!加油~
图片
作者简介:
沐风,11年应用心理学教练💙
80后宝妈,汉语言文学工作者✍️
家庭教育指导师、终身成长践行者📖
唤醒生命影响生命,点燃生命活出精彩☀️
生命成长 | 情绪疗愈 | 国学文化 | 读书写作
点「 在看 」、「点 赞 」 和 「 分享 」
用文字的力量,解锁生命的奥秘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- 上一篇:1、2、5、6、8、11,黄道吉日巧算记。
- 下一篇:没有了